来源:阿克苏华康妇科医院 责任编辑: 2016-03-17 08:57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肛瘘是肛门周围脓肿破溃后的继发病,也是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未行一次性根治术或根治术后复发,脓腔逐渐缩小,并与会阴区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内口多位于齿状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处。低位单纯性肛瘘是只有一条瘘管,并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内口在肛窦附近。内口是初起感染形成肛瘘的原发病灶,但大多数肛瘘的内口都在肛窦附近,其中约80%在肛管正中线的两侧一。外口是由原来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的创口。内外口通过一条瘘管互相通连,瘘管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治低位单纯性肛瘘46例患者,均为本科住院病人,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21~47岁,平均34岁;病程较短3个月,较长4年,外口距肛缘在1.5~4.5cm之间。
1.2临床表现
肛瘘初期是以脓肿、炎症为主。急性炎症期,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肛旁溃口,反复流脓,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非急性炎症期,自觉表现为肛门坠胀不适,时有疼痛,反复溃破流脓,肛门周围瘙痒,或有湿疹等。炎症消退,瘘管逐渐形成,局部症状逐渐减轻,一般无全身症状。有急性感染时,局部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及全身症状。通过肛门指诊检查,触摸肛门可在皮下摸到条索状物,由外口行向肛内,用指按压,有脓液由外口流出。
2治疗
2.1非手术治疗肛瘘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因种种原因不能手术的患者,可暂时采用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肛瘘急性炎症。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并配合中药清热解毒,以控制感染,减轻症状,防止病情发展。但往往不能彻底治愈,而惟有手术,才能彻底清除感染病灶,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2.2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肠道准备,手术前晚及术前各清洁灌肠一次。
2.2.1肛瘘切开、切除术在局麻或骶麻下,取截石位,术野常规消毒,将探针自外口向瘘管内轻轻探入,在肛门内针指配合找到正确的内口,然后将探针自内口穿出并拔出肛门外。如瘘管弯曲或有分支,探针不能探入内口,则由外口注入1%美蓝色素溶液少许,以确定内口部位,再由外口以有槽探针探查,将管道逐步切开,探查,直至探到内口为止,如仔细探查仍不能找到内口,可将疑有病变的肛窦作为内口处理。切开瘘管的全部表浅组织,由外口到内口及相应的肛管括约肌纤维。瘘管切开后应检查有无支管,如发现也应切开。瘘管全部切开后即将腐烂肉芽组织搔刮干净,若瘘管走行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用手术刀、电刀切开、切除。切开瘘管并将瘘骨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组织,创面不于缝合;若创面较大,可部分缝合,部分敞开,填入油纱布,使创而由底向外生长至愈合。
2.2.2挂线疗法
挂线疗法是利用橡皮筋、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的机械性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的方法。手术在骶管麻醉或局麻下进行,将探针自外口插入后。循瘘管走向由内口穿出,在内口处探针上缚一消毒的橡皮筋或粗丝线,引导穿过整个瘘管,将内外口之间的皮肤切开后扎紧挂线。被结扎肌肉组织发生血运障碍,逐渐坏死、断开,但因为炎症反应引起的纤维化使切断的肌肉与周围组织粘连肌肉不会收缩过多且逐渐愈合、从而可防止被切断的肛管直肠环回缩引起的肛门失禁。挂线同时亦能引流瘘管,排除瘘道内的渗液。防止急性感染的发生。术后要每口坐浴及便后坐浴使局部清洁。若结扎组织较多,在3~5天后再次扎紧挂线。一般术后10~14天被扎组织自行断裂。
2.2.3内口切除瘘管搔刮术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搔刮清除瘘管内的肉芽组织及坏死组织,封闭内口,保留括约肌,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疗程短,后遗症少等优点。
术后对切品处理一定要引流彻底,使切口由基底部逐渐向表面愈合,切口内填充敷料逐渐减少直到皮肤层愈合。要求术后每日用苦参、黄柏、皂角、五倍子、川椒,水煎坐浴或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温热坐浴,保持肛门及创口清洁,控制感染。术后使用抗生素、适当控制大便,对预防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是有利的。
3讨论
肛瘘一旦形成,往往不能自然愈合,即使外口暂时闭合,但当内口再次感染时,仍然会急性发病,溃破流脓。若身体情况较差,暂不宜手术,可先考虑非手术治疗,肛瘘手术方法繁多,肛瘘切开、切除术、内口切除瘘管搔刮术、挂线疗法等都达到较好的疗效,除了采用上述的切开、切除、切开缝合等手术方法外,还可应用激光切割术。术中要尽量切除所有管壁组织及坏死组织,使创面组织新鲜,在无张力的情况下,分层严密缝合,不留空隙,若皮肤张力过大,可在创面旁作一减压切口。缝合段与开放段交界处应加强缝合,避免分泌物流入污染。术后处理伤口时要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并及时观察创面的变化,如有感染而需要及时拆线以敞开引流。肛瘘若治疗及时,手术方法选择得当,寻找内口准确,预后一般良好。